The Era of the Wet Plate Collodion Processing
濕版攝影術的年代 (1851…)
十九世紀初,人們對攝影術已展開了初步的探索及已取得一定的成果。 1839年法國人正式宣報發明了攝影術,其後人們繼續研發各種方法,希望更容易及更方便地獲取及保存影像。直至1851年,新的攝影方法出現了。英國人費迪域‧史葛‧阿切爾(Fredrick Scott Archer 1813 - 1857),發現了使用火棉膠 (Collodion) 能夠應用在有關的攝影術上,從此,攝影術的歷史便改寫了。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Frederick_Scott_Archer
火棉膠是一種帶黏性的液體,快乾而且有着黏附的能力,它既能塗佈在光滑的玻璃或塗了瀝青的鋅片上,而且它亦有着讓化學品吸附的能力。阿切爾便利用火棉膠這些特性作為吸附感光葯品的 當混合碘化物及溴化物後的火棉膠,塗佈於片子中,便可將片子置於硝酸銀鹽溶液中,讓它轉化成可感光的碘化銀。最後取出這已具感光能力的片子來進行曝光,便可獲取影像,經定影及水洗後,便可弄乾。由於,不論攝影師選用玻璃片子或鐡片子作為載體時,在火棉膠葯膜塗佈之後以至在感光及曝光之期間。片子都是在濕潤狀態之中,直至片子在定影及水洗之後,片子才可弄乾。因此,人們簡稱這種方法為濕版攝影法(Wet plate processing)。
由於火棉膠被使用在攝影術上取得成功。它不但能提供比較廉宜且方便的方式去取 得清晰而穩定的影像,更加上其可復製性及蛋白相紙(Albumen Print)的相繼普及,立刻成為當時大眾流行使用的攝影方法。最後,使原來複雜而昂貴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(Daguerreotypes)及影像質素較差的卡羅攝影術(Calotype)亦被取代。而攝影師使用火棉膠這種攝影方法,一直沿用至1880年,直至乾版攝影術的出現,才被取替其在攝影工業中的作用。
而直至今天,在電子及數碼影像沖斥濫發之下,濕版火棉膠攝影術的獨特藝術性彌足珍貴,在攝影藝術中更見崇高不朽的地位。